7月23日,天文台預告,下午6時前會掛八號風球,外邊風大雨更大,雨遮也吹爛。
下午5時10分,電話響起。
話筒裡一陣冷冰冰的女聲說:你阿媽而家可以出院,你即刻嚟接佢出院。
我說:而家?快掛八號風球了,現在出院不太安全吧。
冷冰冰說:醫生話病人今日要出院就係要今日出,你而家即刻嚟帶佢返屋企。而家都未掛八號風球。
我問:現在外邊風大雨大,一小時內就會掛八號風球,病人現在出院,有甚麼意外誰人負責?
冷冰冰聽後好像有點愕然,跟旁邊的人細聲說:你同我講服佢嚟同佢阿媽出院。
我聽到之後差一點笑了出來。
可能旁邊的那個人沒答應冷冰冰吧,冷冰冰拿起聽筒跟我說: 醫院無話過病人八號風球唔可以出院可以住多一日咖。你而家喺邊度?
我沒好氣地跟她說:現在落著大雨又快掛八號風球,我是不會來的了,現在出院對我和病人來說都非常危險。
冷冰冰堅持,近乎命令地說:你屋企其他人呢?叫佢哋嚟同佢出院。
我說:其他人要七點多八點才回家,那時已掛八號風球了。
冷冰冰大條道理地說:七點幾八點都可以同佢出院咖,坐的士點對點,點會有意外?
我問:你知唔知的士八號風球沒保險?
冷冰冰輕佻地答:係咩,冇保險咩?
我再問:醫院會這樣不理病人死活叫他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出院嗎?
冷冰冰理直氣壯地說:醫院好關心病人住院時嘅安全咖。
我問:即是一踏出醫院門口就不關你們的事呀?如果坐的士出意外,病人帶著新的傷返來急症室,誰人負責?現在五點多,醫院的病人聯絡主任下班沒有?
冷冰冰的語氣開始感到有壓力,問:你搵病人聯絡主任做咩呀?
我答:反映一下你所說的醫院規定病人八號風球也一定要他出院這事的不合情理,請醫管局正視問題。
冷冰冰口有點疾,叫我等等,向旁邊人求救:佢問邊個負責喎…
跟著,冷冰冰說:你收線先,我問完主管再打電話畀你。
不到兩分鐘,冷冰冰來電說:主管話你阿媽可以住多一晚,明天早上才出院。
我謝過她,掛線。
下午5時40分,八號風球正式掛起…
娘親來電說,姑娘通知她多住一晚,明早家人可以來接她出院。
73 呢個一定唔係您 Not you
Re: 73 呢個一定唔係您 Not you
見到你的分享, 我都想起今年我家長輩的類似遭遇, 當醫生說可以出院, 姑娘對病患即時變臉. 但老實說, 我們做後生的個個有份工, 如何即叫即出院? 最傷心是病患會感到兩邊也忽略了他...
加油! 祝你和你媽媽健康開心!
加油! 祝你和你媽媽健康開心!
201 呢個一定唔係您 ‧ 不准吸煙 Not you ‧ No Smoking
家裡的老人家有病,子女與及照顧他的人,理應儘力去令這老人家減少痛苦,康復過來,方案不外是排除所有他們認為是這個老人家的壞習慣,而最常見的就是:不准吸煙。
一個吸了七十多年煙的老人家,您突然間不准他吸煙,他有多凄涼,您可能未必即時可以感受得到。
試想:
您吃了七十多年飯,突然間,以後您甚麼也可以吃,就是不准您吃飯,您有甚麼感想?
您與您的老伴相處了幾十年,突然間,以後不讓您再見您的老伴,您有甚麼感想?
您每天若不化靚裝不敢出門上班,突然間,以後不准您化裝,您有甚麼感想?
您每天都做一點運動健身,突然間,以後不准您做運動,您有甚麼感想?
您最喜歡吃蔬菜,突然間,以後不准您吃任何蔬菜,您有甚麼感想?
答案很簡單,一個字:想死!
可能您會說:我出於好意,所有人都知道吸煙危害健康,這個是普世價值,我沒有做錯呀!
那麼,我想問一下:您是否今天才知道這個普世價值?
您與這個老人家一起幾十年,他吸煙吸足七十幾年,您現在才為他的健康著想,不准他吸煙?
幹嗎剝奪一個病得半死的八十多歲老人慣常的生活習慣,令他受苦?
這個人可能是您的父或母,又或是帶大您的長輩。
多年來,這個人無論您有多少壞習慣都對您不離不棄,您現在他病得半死的時候,連他最喜歡做的事您都不讓他做,條數點計?
214 呢個一定唔係您 ‧ 文化衝擊 Not you ‧ Cultural Shock
手作檔主甲卒之受不了,怒不可遏地大喝:「睇完唔買你咪走囉,駛唔駛咁掉我啲嘢呀!」
事源...
這個手作市集位於一處大型商場內,市民到來的方法有三:
一是坐地鐵再轉乘免費接駁巴士、一是下地鐵後步行20分鐘、一是自駕,比較隔涉。
商場內的主要消費群,不是一般市民,而是絡繹不絕、一車又一車送來的內地遊客。
見到內地遊客拿著手作產品反來覆去地把弄觀察,我還以為他們對各攤位的產品充滿好奇;後來我才知道,他們原來是在找產品的牌子。
當他們得知產品是檔主自家手作,沒有牌子時,有的會對精緻手工和創意設計讚嘆不而,有的則非常直接地說沒牌子就不會買。
兩地人看完東西不買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香港人多會將產品或單張輕輕放回原位,而內地遊客多會把產品或單張隨手扔到檯上。
就是這個差異牽動了手作檔主甲的神經,火光了,認為內地人不禮貌和不尊重人。
我看在眼裡,明白這只不過是兩地人因受不同生活文化薰陶而作出的不同行為。
想通了就易辦,每有遊客這樣扔我的豆蜜單張,我會把單張放好,繼續輕輕鬆鬆兜售。
延伸讀物:公廁
275 呢個一定唔係您 ‧ 有錢女人 Not you ‧ Rich ladies
母親是位八十多歳的老人家,向來不愁衣食,惟年老體弱,很希望兒女侍奉左右。女兒得雙親供書教學,自幼不愁衣食,非常懂得照顧自己,任職中層管理,有物業。
女兒看準了母親的冀望,先放風說很想回家跟母親一同生活,未待母親首肯,已請堪輿大師到娘家看風水作法,以母親的套房為主位擺了一個長壽旺財風水陣,並說這是母親的房子,費用應由母親支付。母親見女兒未入住已這麼體貼,喜上心頭,交了風水費用給女兒打點一切。
鏡頭一轉,全家都是水呀、樽呀、金錢呀、水晶呀;窗貼反光紙,卸去對面教堂十字架的刹氣;置神壇,安放了一對舉起雙手貎似招財貓的吉祥物,日日焚香供奉。女兒又請來一隻經大師加持的手鈪給母親做護身符。因為護的是母親,費用須由母親支付方能靈驗。母親見女兒有孝心,交了手鈪費用給女兒支付大師,並促女兒代為致謝。
女兒趁高價把自己的房子沽出,以方便照顧母親為名,帶同老公回娘家居住。女兒跟母親說,她跟老公住母親的套房比較方便她的婚姻生活。母親暗忖:我在這套房住了卅多年,半夜要小便時,下床走五步便進廁所,燈不亮、眼不開,轉身坐下便成。你住了我的套房,我住那裡?
鏡頭一轉,母親仍然半夜三更閉著眼睛,摸進廁所小解;女兒和她老公入住改裝了的書房,地方雖然比較細小,但新裝修經精心設計,實用合用。雖然書房是母親的,但若要母親支付裝修費用,實說不過去;不過大廳的沙發太過土氣,一定要換。女兒選中了新沙發之後跟母親說,你坐在這沙發上時會提升你的個人品味。母親雖然對女兒的品味不甚了了,但還是遷就了女兒心意,付鈔給女兒訂購。
做完安頓工作,開始整頓工作。女兒向母親投訴,跟隨母親多年、略懂粵語的丫環經常黑面(不苟言笑)、又不聽話、很難溝通、應炒(辭退),她會另覓一個善解人意、聽教聽話的代之,雖然是請來侍候母親,但仍願分擔薪金支出。母親暗忖:這丫環的確有點黑面,女兒對我如此細心,便交由女兒作主。得悉女兒會僱一個只懂英語不懂粵語的丫環時,母親暗忖:不知道這位姐姐聽不聽話,但肯定聽不懂我的話,很難溝通,怎辦?呵,幸好有乖女同住,她說搬回來住是為了照顧我,交帶她叫丫環辦事不就成了嗎?
鏡頭一轉,在大門前,母親滿面感嘆號,沒好氣地跟這新丫環說要她到街市買豬肉回來煲湯;丫環滿面問號,勉強擠出一個極之尷尬的微笑,邊滴汗邊耍手邊搖頭;女兒滿面春風,說要去賺錢養家,一溜煙跑了出門去。
女兒的房子賣了,得到幾百萬,辭了工作,一面過著悠閒假期,一面在母親家裡慣性地發揮她當管理人員的手段,成為家庭的靈魂,事事要由她作主,工作當然由其他肉體去做。
母親暗忖:自女兒搬回家後,朝夕相處,聽言觀行,女兒不太像是回來照顧我,反而像是在攪文化大革命,一面批評我日日愁眉苦臉,心態陳舊,思想負面,坐姿不正確,垂頭喪氣;一面又要我笑笑口跟她拍照,讓她貼上社交平台,向親友顯示她孝順;一面又指責我愛花錢看醫生,說我的問題是心理多於生理,應少吃藥,金錢和精神應該用來發展信仰。我如何應付這個帶同老公回來住在我家裡的女兒是好?
冷眼旁觀,這位母親的身家看來不算豐厚,女兒已經眼見心謀,假藉親情換金錢;若然這位母親兩袖清風,她還能用金錢來換親情嗎?
Re: 275 呢個一定唔係您 ‧ 有錢女人 Not you ‧ Rich ladies
以上引述是讀者簡訊回應。[14/12 00:20] lo sam/1: 睇完妳以上的貼文,如果你認為我搬返○○有問題,唔需要喺我嘅背後做埋啲旁門左道, 講ㄧ啲不盡不實嘅嘢 ,咁唔係代表你有道理,只係顯示,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我問心無愧, 唔需要作任何解釋。 對你嚟講,金錢真的比親情更重要嗎?○○○○ (下刪290字)
所有文章內容都是發展自生活體驗和感受,是印象描述,不是新聞報導。讀者讀到與他印象中近似的生活點滴時,就有共鳴。
為令故事發展得暢順一點,可讀性高一點,故事已被潤飾,情節有增有刪,所以不會與描述的事雷同,並命題為「呢個一定唔係您」(此人一定不是你),讓對號入座的人釋念。
每次收到如上的回應,我會珍重,刪去文字是為了保護讀者的私隱,這些文字表面上是讀者在宣洩怨懟,其實是他心聲。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Re: 275 呢個一定唔係您 ‧ 有錢女人 Not you ‧ Rich ladies
陳李張黃,四婦人聚會,互相問候對方高堂安好。談到老人家的收入,黃的實況劇場原來有新發展,抄錄如下,八卦一下。
黃說,那個女兒說,兄弟姊妹都已成家,不和母親同住,但仍可用實際行動來表孝心,五兄弟姊妹每人每月交$1500給她,她也出一份,每月合共$9000,支付了外傭的薪金$4800後,餘錢$4200便買點好東西回來加餸,給母親補身。
張說,考敬媽媽天公地道,每月$1500不是大數目,能令媽媽高興,又有工人用,又有好東西吃,不失為孝順女。
李說,我家也請了一個懂粵語的印尼外傭回來侍奉媽媽,這個外傭勝在身形健碩,攙扶媽媽時非常細心,她的人工當然是由我和弟妹分擔。我每次回家必定買一些媽媽喜歡的東西送給她,和給她一些零用錢。
陳說,這樣比較合理。
黃問,此話怎說?
陳答,若一家三口每月支付外傭工資和飯菜錢是$9000,若要有工人用,有好東西吃,公平計:那個女兒應付$3000、她的同住老公應付$3000、媽媽應付$3000,對不對?
那麼,六兄弟姊妹每人只要分擔$500,便已照顧了媽媽的$3000支出,對不對?
那個女兒應該付$3500,其他五兄弟姊妹每人付$500便可,對不對?
那個女兒帶她老公回娘家住,能有工人用,能有好東西吃,其實就是靠搾取這五兄弟姊妹的家庭資源,以照顧媽媽之名來自肥,對不對?
李張黃聽後呆住了。
陳說,各兄弟姊妹既然有能力每月付出$1500,倒不如交$500給那個女兒,剩下那$1000在探媽媽時親手交給她,著她買點好東西吃。這樣做既為那個女兒留點顏面,媽媽每一個月又可從子女手上出六次糧,這不是令她更開心嗎?
李張黃聽後皆稱是。
黃說,據悉那個女兒是在兩年多之前開始僱用這個不懂粵語的外傭,豈不是各兄弟姊妹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養了那個女兒和她老公兩年多?
陳說,各兄弟姊妹每月應付$500,郤都付了$1500,差額是$1000,就當已經支付了兩年半吧,每個家庭已付出了$30000。那女兒合共搾取了$150000。
李張黃聽後又呆住了。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Re: 275 呢個一定唔係您 ‧ 有錢女人 Not you ‧ Rich ladies
照咁計,那個女兒唔覺唔覺咪攞晒全屋企人著數囉?
Re: 275 呢個一定唔係您 ‧ 有錢女人 Not you ‧ Rich ladies
唔想付出又扮孝順大有人在。一大篇的似是疑非實則想在要害處拿著數。
Re: 275 呢個一定唔係您 ‧ 有錢女人 Not you ‧ Rich ladies
那個女兒的老公一定是個冇用冇自尊既男人,先會接受到「食軟飯」「食拖鞋飯」「黐老婆外家金糠」呢D閒言閒語,他的公司同事和朋友可能唔知他住係老婆家裡,但係住落之後同D鄰居日日見面,D鄰居估都估到他給老婆養,她的菲傭都會周圍唱,不過估唔到他老婆D兄弟夾錢養佢,請工人給他用咁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