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溫水煮 Boiling in Warm Water

愛惜自己 - 活出彩虹
張慧儀
文章: 1582
註冊時間: 2006-05-10, 00:11
聯繫:

422 溫水煮 Boiling in Warm Water

文章 張慧儀 »

圖檔

在這一刻已經降臨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大災禍,除了近在眉睫之內、人人自危的新冠瘟疫,還有似乎是遠在八荒之外、不痛不癢的全球暖化所帶來的轉變。

報載全球暖化促使海洋變暖,改變了海洋生態的生存環境,從而影響了信天翁的食物供應,導致產卵數目和成功孵化率降低。

信天翁在繁殖季節只下一個蛋。研究員用15年時間觀察,發現一對信天翁在孵蛋期間若兩餐不繼,有些雌鳥會離開雄鳥,並試圖尋找更有本事的伴侶。

當全球暖化和緩,信天翁的離婚率低於 1%。在 2017 年海水最溫暖的時候,信天翁的離婚率高達 7.7%。隨著海水溫度的下降,信天翁的離婚率也隨著下降。

原來超過 90% 的鳥類是一夫一妻制。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看似涼薄,卻是一種適應環境轉變、避免物種絕滅的天性。

瘟疫雖然駭人,只要潔身自愛,自身免疫力足以抵禦病毒入侵。唯食物鏈環環相扣,只要其中一環敗壞,無論人類落在那一環,都沒可能獨善其身,飛到那裡都是一樣。

張慧儀
文章: 1582
註冊時間: 2006-05-10, 00:11
聯繫:

Re: 422 溫水煮 Boiling in Warm Water

文章 張慧儀 »

圖檔

天氣暖化,冰川消融導致海水上升,如香港般的沿海或低窪地區將被淹沒 ... 怎麼辦?

答案是:讀書。

除了預期的顏如玉與黃金屋之外,還可以得到提升自己在應對氣候變化風險、適應措施和把握各種如轉碳為財般創新技術的技能。
快要水浸眼眉,事不宜遲,2022年2月開課;太倉猝了?5月再開一課。
課程全期8星期,每星期8-10小時,網上英語教授。
肄業費用盛惠2千2百英鎊,約2萬3千港圓。
辦課的是英國劍橋大學 ...

哎吔,我不懂英語,怎麼辦?

張慧儀
文章: 1582
註冊時間: 2006-05-10, 00:11
聯繫:

Re: 422 溫水煮 Boiling in Warm Water

文章 張慧儀 »


張慧儀
文章: 1582
註冊時間: 2006-05-10, 00:11
聯繫:

445 多頭 Polycephaly

文章 張慧儀 »


圖檔

您能在五秒之內看得出上圖有甚麼特別之處嗎?

雙頭烏龜Janus於25年前在瑞士日內瓦自然歷史博物館出生,今年慶生時拍下上照留念。

雙胞胎的烏龜因突變而未能將其身體分開,由於沒法子把頭縮進殼裡去,在危機四伏的野外遇上天敵來襲時的活命機會微乎其微。

博物館工作人員說,Janus雖然兩頭,但是各自有自己的心和肺,右邊那個龜頭性格硬朗、好奇心大、頭腦清醒,左邊那個龜頭性情內歛、比較饞嘴,每天有專人餵以有機蔬菜,為牠沐浴油按,才能以25歲之齡打破世界紀錄,是現今世上最長壽的雙頭烏龜。

圖檔

有說是由於氣候改變導致生態環境轉變而造成近年雙頭動物出現頻繁。
如果以上連結到的網頁內容令您不安,我們有必要醒覺地避免自己和後代見到這些不幸的事情。

張慧儀
文章: 1582
註冊時間: 2006-05-10, 00:11
聯繫:

481 突然失聰 Sudden Deaf

文章 張慧儀 »

圖檔

一個超大雨彈從天上掟下來,正中獅子山,爆發出來的山洪,先將山下黃大仙祠毗鄰的商場沒頂,再淹沒在下層的地下鐵路。

這些地方平時嘈雜的都市聲音突然之間消失了,一如被人按著沉進一個超大的水缸裡。

香港的骨子裡有講求效率的基因,這種靜而不寧的時間很快便過去。

圖檔

慧儀昨早與老公到這商場吃早飯,從上層憑欄下望,飯店、服裝店、美妝店、健康用品店、食品店和扶手電梯,全部像在泥漿裡撈出來似的。

在場伸頭俯瞰的,有專程來看個研究竟的閒人、街坊、youtuber、警員、消防員、商場保安,大家的心神都被這一層沒有任何動靜的商場牽引著

慧儀眼下的情景很像秦俑,這一層「出土文物」所蘊含的教訓不是過去的史實,而是未來的真相。

張慧儀
文章: 1582
註冊時間: 2006-05-10, 00:11
聯繫:

482 藍腳蟹 Blue Claw Crab

文章 張慧儀 »

圖檔

一艘停泊在中美洲墨西哥灣準備啟航的遠洋貨輪正在汲水壓艙
[1],令船身達到穩定航行的重量;一併被汲進壓水艙的還有海洋裡的動物和植物,藍腳蟹是其中之一,當然還有藍腳蟹的食物。

貨輪橫越太平洋抵達上貨區歐洲地中海,上貨前需把壓艙水排走減輕船重,藍腳蟹就是這樣「被移民」到意大利一帶的海域。

藍腳蟹怕冷,能適應到當地氣候留下來開枝散葉的少之又少;近幾十年海溫上升,新移民飽暖思繁殖。

藍腳蟹繁殖力驚人,一窩可產多達200萬顆卵
[2],原來胃口更驚人。

世人譽為健康之極的地中海飲食,主要食材是蛤蜊和貽貝等海產,這正是藍腳蟹的主食。

意大利漁民近年撈捕到的不是甩頭甩髻的死漁就是有殼無肉的蜆貝,嚴重影響生計,便向政府告急;政府撥款290萬歐羅(~2500萬港元)鼓勵漁民補殺藍腳蟹。

慧儀倒有個饞嘴建議,漁民把捕獲的藍腳蟹拆肉加工,急凍的急凍、入罐的入罐,運來香港入口中國,只要價廉物美營養好,我等識飲識食的老廣可能已經把你吃個清光。

回覆文章